多喝热水啊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六六书屋deng-ju.cn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南郑。

陆川在这里已经等了三天了,算算时间吴懿也该有消息了,便黄忠多派一些斥候在南郑附近探查,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,然后就黄忠就把法正带过来了。

“草民法正,拜见陛下!”

法正是个聪明人,能摆正自己的位置,一见到陆川就主动跪拜,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。

陆川当然知道法正,这可是刘备进入益州之后的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,地位和诸葛亮相当的那种。

只可惜法正死得太早,要不然刘备在夷陵还不一定会输给陆逊。

“法正法孝直?朕听说过你的名字,你是从成都来的?”

“回陛下,我不仅是从成都来的,而且还给陛下带来了一份礼物!”

“礼物?什么礼物?”

“刘璋的降书!”

“哦?是吗?”

陆川很是意外,“是你说服刘璋归顺的?”

法正点头,“陛下乃是天选之人,顺应天意取代汉室,建立大陆王朝,负责万民,是我等的福分!

刘璋虽然是汉室宗亲,但在听说天子禅让之后,就对陛下心生敬仰,一直都想找个机会归顺,奈何益州内还是有一些人冥顽不灵,非得要对抗陛下,这才有了张任领兵围攻南郑之事。

如今张任已死,益州内再无敢于和陛下对抗的势力,刘璋这才抓住机会,主动归顺,并让我送来降书。”

“好!把降书送上来!”

“是!”

法正双手拖着降书往上走,在半路停下来,将降书交给陆川身边的许褚,然后许褚再交给陆川。

陆川看了一遍刘璋的降书就明白了刘璋的意思。

刘璋这是失去了最后的幻想,所以才决定投降的。

不过不管怎么说,刘璋愿意投降就是好事,陆川也省得在这里费手脚了。

至于益州内的士族豪强,也好处理。

法正和吴懿都这么识时务,难道他们还不能说服益州士族豪强接受陆川的改造吗?

还是之前的做法,不接受改造的就送他们和张任团聚。

所以陆川很高兴地接受了刘璋的投降,并表示等益州平定之后,可以封刘璋为安乐侯。

虽然安乐侯不怎么好听,但考虑到刘璋确实没什么本事,能得到安乐侯的封赏已经很不错了,法正不敢奢求太多。

陆川和法正都高兴了,但是跟着陆川一起过来的许褚、魏延和甘宁就不高兴了。

他们好不容易才有了一次跟着陆川出征的机会,没想到局面竟然变成了这样,根本就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。

不是说好了要在益州好好打一场吗?

怎么你们都投降了?

就很不爽。

陆川接受了刘璋的归顺之后,再次给法正下了命令,让他带上陆川对刘璋的封赏返回成都,稳住成都的局面,让益州所有士族豪强集合起来,准备接受陆川的检阅。

为了防止益州某些有心人趁着这个机会闹事,陆川让魏延和甘宁各率领五千士兵跟着法正一起去成都,先把成都的局面稳住之后,陆川再过去。

毕竟陆川现在是皇帝了,身份不比之前,还是要小心一些。

法正、魏延和甘宁接了命令,顾不上休息,当天就出发了。

一万骑兵赶路的速度还是很快的,第二天法正等人就回到了成都。

吴懿虽然知道自己晚了一步,但依旧没有放弃,而是抓紧时间劝说益州的士族豪强投降,不要做无谓的反抗。

原本张任战败身死的消息传回来之后,益州这些士族豪强就慌了神,担心陆川随时会打过来,所以当吴懿出面劝说他们投降的时候,他们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。

吴懿知道这个功劳比不上法正劝降刘璋的功劳,但总好过什么都不做。

最重要的是他能通过这件事让陆川看到他的态度和积极性。

刚刚跳槽到一个新的集团,跟了一个新的领导,总要好好表现一下,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不是?

而吴懿这么做的结果就是,等到魏延、甘宁和法正带着一万骑兵进入成都,想要稳住成都的局势,迎接陆川的时候,发现他们要做的事情已经被吴懿提前做好了。

所有的士族豪强全都聚集在了成都,甚至还提前把他们的传家诗书、田产地契和奴仆护卫都聚集到了一起,而且主动放下了武器,就等陆川检阅了。

魏延看着这个局面,气得脸上的肌肉一个劲地抽动。

你们都踏马跟我抢功劳是不是?

简直要把我气死了!

甘宁也是一阵无语,合着他好不容易抓住一次机会跟着陆川出征,结果就只是来打酱油的?

法正则是庆幸他的动作足够快,抢在了吴懿前面,要不然这天大的功劳就要落到吴懿身上了。

既然吴懿已经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,那魏延和甘宁也不好说什么,只能带着一万骑兵接过成都的防务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袁术:我真不是大汉忠臣

袁术:我真不是大汉忠臣

我哭不出来
“写!陛下死于袁术谋害所亡!”曹操将剑锋抵在了史官的脖颈上。史官:“史家叙事之书,一字不改!”瞧着面前随随便便就可以举起数百斤重物的士卒们。 鏖战群雄视众无物的吕布!以及独闯敌阵,一剑断岳,七进七出的赵子龙。 袁术不禁沉默了起来。这真的是正经的东汉三国?袁术字公路,汝南汝阳人,少时有侠气,尚游侠,后为长水校尉,性奢侈,时人讥为‘路中悍鬼’。 稍长折节好古学。汉末大乱,雄桀并起。时诸侯唯操强盛最甚,
历史 连载 34万字
大唐: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!

大唐: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!

江东一枝花
贞观十七年(公元643年)三月。大唐太子李承乾从玄武门策马入太极宫,手中提着李泰的头颅,怀抱长孙皇后牌位,一身血染。“承乾,你要做什么?”倚坐在太极殿龙椅上的万王之王、天可汗李世民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色。“陛下想立魏王为太子。”“你想让他做十八年前的秦王,可我不想做十八年前的太子。”李承乾淡漠开口。“你为什么要谋反?”“你问我为什么谋反,武德九年,高祖太武皇帝也在问你!”..............
历史 连载 4万字
谍海孤雁

谍海孤雁

怕热胖子
林默像一头孤狼在日谍的背后默默注视着,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,一次又一次的让他们从我们的土地上,从这个世界上消失……
历史 连载 51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