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. 第 21 章 朱翊钧走出大殿,一路小……(第3/6 页)
的地方很多。三大殿、安阳门都需要修缮。”
“现在,这些地方该修的也已经修好了。”
“世子年底虚岁就四岁了,是到了该开蒙读书的年纪。玉熙宫内,连一间像样的书房也没有。”
“你们几个商量一下,想个解决的办法出来。”
三个人站在下面,各有各的想法。
袁炜靠写青词入内阁,前面是明争暗斗你死我活的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,内阁没有他说话的份儿,有什么决定,他听着便是。
徐阶也没说话,他在等严嵩这个首辅先开口。
嘉靖也看向严嵩:“严阁老,你先说说吧。”
严嵩是最懂迎合他的人,他想要什么,不用直接说出口,只要委婉的表达一下,严嵩就懂了。
严嵩脑子混混沌沌,有点没反应过来他们在说什么。只听到皇上嫌弃玉熙宫这不好那不好。
既然光线昏暗,那就挑个采光好的;下雨积水,就选个排水好的;孩子要读书,没有书房,那就找个宽敞的宫殿。
能够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宫殿,眼下就有一个,挑个黄道吉日,嘉靖立刻就能搬进去。
于是,严嵩对嘉靖说道:“老臣以为,宽敞明亮,还不用担心积水的宫殿,眼下就有一座。”
听到这话,嘉靖肉眼可见的不满意,脸色阴沉下来。但还是问道:“你说的是哪里?”
自从老婆死后,严嵩的精神状态就愈发不对劲儿。再加上儿子不能时刻在身边给他出谋划策。严世蕃沉迷酒色,他送回家的消息,每每要等到儿子在床上办完事才能看到,耽误了不少事情。
严嵩是真的已经非常苍老了,八十四岁的年纪,很难让他思维敏捷,迅速做出判断和应对。
他根本没注意到嘉靖脸色已经不好了,还继续真诚的给嘉靖选地方:“南城。”
“!!!”
不光嘉靖震惊,就连旁边的徐阶和袁炜都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他。万万没想到,他能把这个地方找出来,并且推荐嘉靖搬过去。
南城,那是什么地方,那地方在一百年前,是嘉靖的太爷爷居住过的地方,又称南宫。
正统十四年,明英宗朱祁镇受太监王振鼓动,怀揣着“天子守国门”的理想,御驾亲征。
奈何没有他爹和他太爷爷的本领,被瓦刺俘虏,后世称“土木堡之变”。
后来,瓦刺发现在他身上捞不着好处,还得好吃好喝养着他,于是只能把他放了。
当时正是景泰元年,也就是他弟弟朱祁钰接班当皇帝的第二年。
朱祁钰龙椅还没坐热,太上皇回来了。一国不容二帝,把人关在南宫,锁了七年。又是大门上锁灌铅,又是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,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。
现在严嵩建议嘉靖搬去南城是什么意思?自己高门大院好吃好喝安享晚年,打算把皇上软禁起来?
他要不是疯了,就是在故意恶心嘉靖。
严嵩当然没疯,现在严世蕃在家守孝,赵文华死了,远在南直隶治理黄河的朱衡升任工部尚书。
朱衡不是严氏一党,工部现在也不是他严家做主,皇上要修宫殿,他严家又捞不着好处,当然是能拖就拖,玉熙宫住不下,那就搬去南城住着。
震惊过后,嘉靖简直怒不可遏。手边逮着什么砸什么。
从欧阳必进的事情、到百花仙酒、进献金丹、再到他的干儿子赵文华侵吞十几万两军饷……以上种种,嘉靖早就对他厌烦了。
徐阶静立一旁,看着眼前这一幕。他忍辱负重折服十几年,等待的就是一个机会。一个获取嘉靖的信任,彻底搬倒严嵩的机会。
他曾为了入阁,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做小妾,也在看到嘉靖将五色芝交给严嵩炼丹时,跪在嘉靖跟前,违心地说自己愿意为皇上炼丹。
此时,他又站了出来:“臣记得修缮三大殿之后还有一些余下的木料,可以用来修缮万寿宫。”
嘉靖问他:“什么时候能修好?”
徐阶飞快在心里琢磨,严嵩说得也没错,万寿宫损毁严重,确实没有足够的木材将整个建筑群翻修一遍,但把主要的宫殿修一修,让皇上祖孙两人住进去,问题不大。
世子腊月生的,读书怎么也要等到明年开春。只要保证在那之前,修好便是。
嘉靖听了很满意,这事儿就交给了徐阶和他的儿子徐璠去办。
走出玉熙宫,严嵩知道自己完了。于是,他找到徐阶,请他到家里吃个便饭。
他有什么目的,徐阶心知肚明,但还是去了。
果然,饭吃了一半,严嵩跪下给徐阶磕头,说自己死了不要紧,一家老小,就拜托徐大人多多照顾。
在很多年前,时任内阁首辅夏言,手握严嵩贪赃枉法的证据,后者登门,跪地求饶,痛哭流涕。
夏言感念他们是江西同乡,饶了他这一次。
没过几年,严嵩与嘉靖乳母之子,时任锦衣卫指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