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.第 35 章(第1/4 页)
撒娇耍赖抱大腿, 朱翊钧已经修炼得炉火纯青。一套动作行云流水,连脾气暴躁,阴晴不定的嘉靖都很吃他这一套, 别的人更是毫无办法。
张居正往后退了一步,实在有些招架不住这位小皇孙的热情。
前一世的小皇帝,大不了说一句“朕一刻也离不了先生”, 不曾如此将“喜欢”二字时刻挂在嘴边。
他弯腰, 扶着朱翊钧的肩膀:“殿下。”
朱翊钧松开手,仰头看着他:“先生,你你好像瘦了。”
张居正前不久感冒了一场, 又正值炎热的夏季, 清减了些也实属正常。
他又低头仔细打量朱翊钧, 和半月前比起来,这小家伙的脸似乎没有那么圆了, 下巴也更尖了。
张居正顺势捏了捏他的肩膀,说道:“殿下似乎也瘦了些。”
“我也瘦了吗?”朱翊钧捧着自己的小脸, “我每天都陪着皇爷爷喝粥,用斋食。”
听他这么说,张居正忽然有点生气。老皇帝不像话, 自己修道吃斋也就算了,怎么能让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跟着他吃得这么寡淡。
那可是他冤枉嘉靖了,人家在吃穿用度方面可从来没有亏待过小孙子。
是朱翊钧这个小家伙, 生怕他的皇爷爷又吃那个红色的丸子, 日日守在嘉靖跟前,同吃同住。
候在门口的冯保听见他们聊天,探个脑袋往里张望。
平时张先生在同僚面前左右逢源,谈笑风生, 到了万寿宫,就摆出一张严肃脸,进来行礼之后就开始讲课,极少扯闲篇,今日倒是和朱翊钧闲聊起来了。
说起吃,朱翊钧更是打开了话匣子,他摸了摸小肚皮:“我今天早上喝了牛乳,吃了芙蓉蛋羹、驴肉包子,还有蒲公英和苦菜……”
说到最后两道菜,朱翊钧皱了皱眉头,明显不爱吃这些野菜。
这是老祖宗朱元璋的规矩,他把自己曾经吃过的野菜列了个清单,叫“小菜”,要后来的皇帝每天早上都吃点儿,让他们牢记大明江山得来不易。
朱翊钧虽然现在还不是皇帝,但却是皇帝养着他,每日早膳的“小菜”一样也不少。
眼看话题就要朝着吃这方面越跑越远,张居正赶紧又拉了回来:“殿下,半月前讲过的《三字经》可还记得?”
朱翊钧点点头:“记得呀。”
“那臣考考你。”张居正问道,“苏老泉,一十七,始发愤,读书籍,说的是哪位文学大家?”
“我知道!我知道!”朱翊钧回答问题倒是很积极,“是苏轼。”
“嗯?”
张居正沉着脸看他,正要让他再好好想想,小家伙抢在他之前说道:“……的爹爹,苏洵。”
张居正无奈,摇头叹息:“调皮。”
调皮的朱翊钧说道:“苏洵,字明允,号老泉。幼时读书,未学成而放弃,后游历名山大川,一十七岁,又开始读书。”
这听一遍就能牢记的本事可不是人人都有。张居正正要夸他两句,又被朱翊钧抢了先:“张先生,我离一十七岁还有多久呀?”
他虽然听过的文章都能记住,却还没学过数学。
这话听得张居正眉头一皱,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。果不其然,下一句小家伙便说道:“游历名山大川听起来很好玩,我也想一十七岁再读书。”
“……”
你可打住吧。
张居正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,放在书案后的椅子上,心里想:“你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,千万不要有这么危险的想法。”
而后,他抽了本《论语》摊在朱翊钧面前:“从今日起,臣开始为殿下讲解四书。”
“……”
《论语》中的许多内容朱翊钧就已经背下来了,张居正要为他讲授的也不仅仅是其内容,而是儒家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”的哲学思想和礼仪文化。
不难看出来,这些理论对于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来说,实在枯燥乏味得很。
朱翊钧坐在那里,这里摸摸,那里瞧瞧,时不时望向窗外,一阵风吹过,树上的枝叶沙沙作响,都能吸引他的注意。
张居正叹一口气,唤回他的神思:“殿下,殿下!”
“嗯?”朱翊钧一本正经的坐好,“我听着呢。”
张居正问道:“何谓‘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’?”
朱翊钧说道:“凡人有所不知,君子不怒。”
张居正又问:“何谓‘君子’?”
“学习为君之道,治国之术的人。”
朱翊钧虽是孩童本性,课堂上时常走神,被各种各样的事物所吸引。但先生所讲,他却每一个字都听进去了,并且对答如流。
想来,不仅记忆里超强,一心多用也是神童的本领。
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,对于君王或是臣子皆有不同的理解,继而引经据典。古往今来,对《论语》作注释的著作众多,如《论语义疏》、《论语集注》、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