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双喜临门 寻求意见(第3/4 页)
第二汽车制造厂华连松又问道。
“我倒是有个问题,为什么不让驾驶员自己来弄,,你看这两个东西也没什么难度。”
“说实在的,裁缝也能做绷带,补胎匠也能做刹车水箱。”
华连松这句话,直接就把难题转嫁给驾驶员。
正常情况下,,以驾驶员自己的能力,他们每月40块左右的工资,也不是不能承担的起,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。
李开朗反驳道:“大家也知道,一分钱难倒英雄汉。是!这些东西简单,制作起来也不了几个钱。”
“但难在材料上,又是布料,又是铁的,这两个东西制作出来都要用掉不少材料。”
“不是每个厂子都能像轧钢厂和汽车厂这样拥有齐全的物资。”
“大家每个月就这么点布料,铁料更不是想就能买的。”
“单独一个装置几块钱就能做,材料也能弄道。但这两个东西,既需要材料又需要制作费,加起来也要十块钱。”
“关键是钱好出,材料难找!”
“这样一来,有多少驾驶员能够自己装配上?”
“但是你们装配好了给驾驶员,也只是贵了几十块钱,哪个厂出不起?”李开朗解释道。
闻言,众人也觉得李开朗说的有道理。
但一汽车制造厂的解军山却提出歧义。
“你说的也有道理,但这俩发明确实也不难,无论是外包,还是自产都要费多余的钱。”
“还不如干脆让厂里出钱出料给驾驶员,又或者,我们把材料放车上,让驾驶员找人弄不就好了?”
闻言,李开朗用傻逼的眼神看着他,如果按照解军山这个想法来,那他的发明有何意义。
“李开朗同志,我在这里,你有什么问题就放心大胆地说,不会有人怪罪你的。”王书记说道。
“有王书记这么说,那我就直说了。”
“首先,你们敢肯定厂里会答应帮驾驶员出钱出料吗?”
“其次,把材料放车上,最后能交到驾驶员手中吗?汽车交到各厂肯定要检查。”
“多了一道检查程序经手,谁敢肯定材料能百分之百给到驾驶员手上。”
听到这里,房间里一片沉默,大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。
“这是我的问题,是我没想全。”解军山立刻道歉。
“没事,你这说出来也是好事,让大家也有个准备。”南京汽车制造厂的丁章说道。
“其实我还是推崇外包这个方式的。”
李开朗看着三人,“通过外包,你们可以将部分生产交给其他厂子,这样不仅能够和其他厂建立联系,形成合作关系,还能让他们赚到钱。”
“通过外包,你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,提高经济效益,你们汽车厂赚得钱,肯定是比别的厂多的多。”
“而且,如果其他厂子有了你们的订单,有了你们这个稳定的赚钱渠道。“
“他们自然也会扩大生产规模,再招人,这不也是间接帮了人民群众吗?解决了就业问题。”
李开朗顿了顿,他看了一眼有些动摇的三人,继续循循善诱道:
“最重要的是你们搞生产线,费时费力,还有可能搞不好,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。”
“还不如交给别的厂搞,你们也能省心省力,也好过你们自己搞砸了。”
李开朗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,让众人豁然开朗、茅塞顿开。
也打消了他们的不切实际的想法。
吕厂长和王书记也忍不住点头称赞。
“李师傅,感谢你,要是不会你,我们也没想这么多,差点酿出大事。”丁章感激道。
他南京汽车制造厂地里优势好,要是没听李开朗这番话,还真有可能搞砸。
“哪里哪里!”李开朗谦虚地摆摆手,“我只是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。”
现在的外包不像后世,一点保障都没有。
现在大家可都是铁饭碗,保障都是杠杠的。
现在工人是最大的,欺负谁也不能欺负工人,这可是和历史滚滚洪流做对抗。
吕厂长和王书记也是欣喜地看着李开朗。
没想到李开朗居然能想到这么周全,原以为李开朗只是一个普通的发明者、驾驶员。
当然这也只是第一次打破原先对李开朗的成见。
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,李开朗唯恐避之不及。
他毕竟只是生活在后世几十年的人,虽然有领先的知识和见识,但真要实施这些方案,还真不够看的。
光是对话中的潜台词,就够他学习很久了,哪有那么简单。
见众人沉默着,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,李开朗只想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。
“不知道,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?要是么有,我可就要去做任务了。这任务还多着呢!”
“没有了,你先忙你的,要是有事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